4月15日,市政府召开2011年全市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,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和要求,全面总结“十一五”节能减排牟业结构调整工作,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,部署启动“十二五”及2011年本市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各项重点工作。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杨雄,市人大副主任杨定华、副市长艾宝俊、副市长沈骏、市政协副主席蔡威等出席会议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家荣应邀出席会议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本市积极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,在市委、N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主要目标。其中,节能领域,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0.89吨标准煤下降至2010年的约0.71吨标准煤,能效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(仅次于北京和广东);五年累计下降超过20%,五年累计实现的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煤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600万吨左右。减排领域,2010年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削减27.7%和30.2%,下降幅度为全国的第一位和第二位,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15%和26%的目标。产业结构调整领域,全市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项目2873个,累抗赝;虬崆ǖ髡149家危化企业,节能480万吨标煤,完成了铁合金、平板玻璃生产全行业退出,先后分流安置30多万职工,实现了外环内工业区外无危化生产企业。
过去五年,本市组织实施工业、交通、建筑、公共机构、旅游饭店等节能改造项目超过1000个,节能约300万吨标煤;推广节能空调164万台,推广节能灯2400万只,年节电量约14亿千瓦时;关停O178.4万千瓦小火电机组;累计建成了1412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设施;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30余座,改造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13万吨/日,建成污水管网2351公里。
会议强调,“十二五”期间,本市节能减排、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势严峻,难度更大,必须要下更大的决心、付出更多的努力、调动更广的力量、实现更多的创新突破。要紧紧围绕本<“十二五”规划所明确的建设“四个中心”总目标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要求,把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本市将全面落实国家的要求和部署,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,为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城市奠定扎实基础,在全国率先走出<条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、生态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道路。其中,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将下降18%,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9%,化学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都要进一步下降,高于全国平均削减幅度。
“十二五”在推进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,要体现出六个“更加注重”:一是坚持节能低碳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发I,更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;二是坚持能耗强度约束,更加注重控合理制能源消费总量;三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根本,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提升能效;四是坚持以政府推进为主导,更加注重经济、法律等多手段并用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;五是坚持以高能耗领域为重点,更I注重多领域、全社会节能降耗;六是坚持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,更加注重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。在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,“十二五”要体现出“三个并重”:一是减排措施从以工程减排为主向“工程减排与结构减排并重”转变;二是减排对象从以重点排放源为主向“点面并重”转I;三是从减排工程从以建设为主向“建管并重”转变。
会议明确,今年是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做好今年工作,完成今年目标任务,对“十二五”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。市政府已分解安排了14个方面200多项重点工作,并明确了目标任务、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,各部门、各区县、各单位要狠抓落实。重点做好三个方面:一是强化基础,下大力气推进标准制定、产业结构淘汰目录制定、能源审计和完善统计等基础工作,进一步摸清能耗情况,挖掘节能潜力并推进节能项目;二是完善制度,进一步完善合同能源管理、节能和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考核、批项目核能耗、减排设施监督管理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机制等一批重制度;三是创新突破,积极探索创新,要在总量控制、碳交易、低碳试点、重点区域调整等方面实现突破。
会上,市政府与区县和重点企业代表签订了“十二五”节能目标责任书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责任书,并授牌启动本市第一批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,经过市政府批准,首批8个试点地区分别是:虹桥商务区、崇明县、长宁区虹桥地区、临港地区(包括产业区和主城区)、卢湾区中南部地区、徐汇区滨江地区、金桥出口加工区、奉贤区南桥新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