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
手机端
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> 节能思考
节能减排不能靠行政命令
0
发布时间:2011-07-12 浏览数:4721 新闻来源:科技日报

 

节能减排是好事情,这体现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,也是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。但问题在于,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往往遭到抵制,就像为应对通货膨胀实行的限制价格一样,很难取得实际效果。即便短期得到执行,但事后会出现反复,最终当事人也会以牺牲普通人利益来应付上级的行政命令。

  

中国长期以来追求投资速度,并以此来推动经济增长。投资依赖症的结果就是资源损耗过度,环境污染严重。而导致地方政府盲目依赖投资的重要原因在于,中国要素定价制度改革滞后,资源要素价格扭曲,鼓励了粗放式经济增长。由于资金、能源和原料等价格被人为低估,导致使用资源的成本极低,这就刺激了地方政府无节制投资,而企业也在低成本使用和浪费资源。

  

一方面是低成本的资源使用制度,一方面是行政性节能减排目标,二者相比,经济利益最终占了上风。面对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,一些地方官员为了保经济增长,就只能采取牺牲居民利益来交换。如此损害民生的节能减排又有何意义?

  

面对行政命令,聪明的官员也会拿老百姓做挡箭牌。表面看,林州市醺遭到了批评。但反过来人们要问,不顾当地实际情况、强迫其关闭电厂的“上级”难道没有责任吗?

  

对于中央政府来说,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,最好的推行节能减排办法是按经济规律办事,而其关键是改革要素价格体制,让资源定价实现市场化。只有提高了资源使用成本,地方政府才会理性引导当地投资,才可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。

  

当然,即便现在能够推动要素价格制度改革,但迫于通胀压力,改革步伐也不得不放缓。不过,人民币汇t改革目前进展较快,这似乎为其它改革奠定了基础。由于以出口产能扩张为目的的投资是阻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,因而,人民币升值可以起到淘汰落后产能,进而抑制新投资冲动的目的。从某种程度看,人民币升值,是解决一系列要素价格扭曲的良好开端。

  

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悲喜剧故事表明,唯有使用经济手段,发挥经济规律作用,才能在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。

 


 
 

微信公众号
手机移动端
证书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