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CCU技术,优化产业布局
中化新网讯 10月26日,中国工程院陕西能源、化工、循环经济论坛在西安举行。30位院j就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,实现低碳、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。专家表示,在致力于煤化工发展的同时,要寻找现实可靠的新技术,并着眼产业布局,推动二氧化碳减排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表示,虽然碳捕获与封存技术(CCS)被国际公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途径,但从当前的情况看,CCS的安全性令人担忧,更被认可的其实是碳捕获与利用技术。而目前被热炒的二氧化碳加氢生产甲醇、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等技术,因成本高、能耗高、碳炕分芷诙獭⒐ひ倒婺P。对碳减排的作用同样不大。
他认为,相对而言,一种利用地壳中丰富的钙、镁离子对二氧化碳进行矿化利用的碳捕获和利用技术(CCU)更加现实可靠。研究表明,只要利用地壳1%的钙、镁离子对二氧化碳进行矿化利用,就可满足人类8.5万年的碳减排需求。由于CCU技术在矿化二氧化碳的同时,能生产化工产品或建筑材料,产生经济效益,从而使CCU更具竞争力。
中国工程院副砍ば豢瞬院士建议,陕西应高度重视煤炭开采、提质、转化利用等产业链的优化布局。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发平台,联手更多科研机构,共同开发煤热解、气化等关键技术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其报告中指出,随着原油重质化、劣质化程度加剧,以及天然气、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增加和甲醇制烯烃规模扩大,石脑油制乙烯的劣势日益显现,传统炼化一体化模式的经济性面临考验。他建议陕西省谨慎布局炼化一体化的乙烯项目,重点发展煤—中低温干馏—焦油加氢制取探嘁禾迦剂虾蚆TO、MTP、MTA(煤制芳烃)等项目,并借助煤制“三烯”、“三烃”继而生产塑料、橡胶、涂料、聚酯、尼龙66等高附加值产品,降低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此外,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毯椤⒘跆炀肌⒑渭九舻确直鹁腿绾瓮贫炼油行业节能减排、煤炭高效绿色开采、镁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课题与业界分享了研究成果。